尽管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很多中国企业仍处于3.0、2.0甚至更低的水平,中国制造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短板依然突出,同时,经济增速减缓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也给制造业发展增添了风险。
制造业如何应对风险与挑战?
制造业订单获取越来越困难、小量多样和柔性生产渐成主流、融资困难和投资风险并存、国内外同类竞争日益激烈;
综合成本不断攀升、研发进程缓慢、制造水平更新迭代慢、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人才梯队不健全
内外多重压力之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亟需转型升级,通过打造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提升生产力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SGS推出重磅新品《SGS Productivity System——SGS企业生产动能跃升综合解决方案》(以下简称“SPS”),聚焦制造型企业痛点,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变化与挑战,以可持续的方式不断提高其生产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SPS服务来源于日本的精益方法论,该服务已在全球3000多项案例中得到了实践与验证。
SPS对结果作出承诺:SPS项目的年度收益(即客户节约的成本),通常远超项目投资成本,我们完全有能力兑现所承诺的财务数字目标,并超越客户的期望。
SPS
五大要素 打造生产力管理系统
SPS着眼于建立以目标、控制、组织、流程、人五大要素为核心的战略矩阵,通过五要素的紧密连接,夯实客户的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用精益的理念和先进的工具提升生产力,最后达成管理系统和生产力相辅相成,不断持续提升效果,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要素一:目标
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并分解落实到每个流程和每个人员,使组织内所有资源发力的方向保持一致,形成向心力,从而实现1+1>2的结果;
要素二:控制
控制业务流程,建立异常的快速反馈机制;
要素三:组织
根据需求定制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并保持正式和非正式的畅通沟通;
要素四:流程
建立稳定、高效、标准的运营管理流程,保证操作的知识是标准化且实用;
要素五:人
人员是企业竞争最大的差异性。帮助企业人员持续自我改善,实现人员价值最大化。

SPS
三大方法 持续提升生产力
方法一
完善并优化管理系统
SPS聚焦的是从人到流程到生产力系统、稳步持续提升,通过完善并优化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实现快速调整。

方法二
提升改善核心运营流程
SPS专注于业务中创造价值的核心运营流程,通过实施持续改进流程与推动使用适合生产力的设备和工具,并由工厂组织进行管理而最终实现企业的增值过程。

方法三
建立从点到面的运营试点机制
在有限和可控的区域内实施持续改进的基础操作,并根据商定的改进目标针对性地提高其生产力;在试点区域内部成立GAP小组,在不同层级建立不同的团队沟通,旨在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并建立良好自我改善内部机制,激励员工自我改善,让人的改善在企业内部改善中发挥关键作用,进而覆盖生产力提升的各个环节,让客户收益。

SPS
八大收益 全面落地升级

SPS特色&优势
☑ 方法更加聚焦:试运营机制,从点到面推广;
☑ 前期深入调研分析:SPS重视项目启动前的深度调研和诊断,从而为客户量身定制改进计划;
☑ 对结果承诺:SPS项目的年度收益(即客户节约的成本),通常远超项目投资成本,我们完全有能力兑现所承诺的财务数字目标,并超越客户的期望;
☑ 专业的服务能力:SPS服务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累积了3000多个案例;SPS项目团队拥有200多位全球资深顾问以及各个行业的标杆实践;与此同时,SGS成熟且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从而给客户带来适合的数字化转型计划,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和一线员工一起工作:SPS团队将和一线员工并肩工作,帮助一线员工成为更专业的人,从而独立自主地进行持续改进工作。
SPS项目改善案例
典型改善案例
✔仅仅三个月, OEE就从78%增长至 82.3%.
✔原材料使用率从 92.7% 提高至 95%.
✔因事故而浪费的仪表数量减少 33%.
✔安全事件减少 54%.
改善一:提高效率(OEE)
改进的关键:
✔OEE方法的实施与分析
✔在生产线上冷启动的SMED改善
✔关于品种切换的SMED改善
✔平衡工作量和人力的Hoshin分析
✅ OEE 增加 4.3%

改善二:优化生产线
改进的关键:
✔分析主要损失原因
✔维护措施的协调
✔工作方法的优化开发和系统性监控
✅ 因事故而浪费的仪表数量减少 33%

改善三:提高材料利用率
改进的关键:
✔GRP 材料的质量和用量优化
✔实施改进的基础
✔通过常规监控和系统审核进行现场跟踪
✅ 回收率增加 2.3%

关于SGS
我们是SGS——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被誉为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诚信的基准。我们拥有98,000多名专业员工,分布在2,65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组成的服务网络,与社会各界携手创造更美好、更安全、更互联互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