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需要消耗许许多多的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降解,也会变成微塑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持续性的危害。
近期,European Bioplastics (欧洲生物塑料组织)发布的一份技术报告指出,工业可堆肥塑料能够显著减少堆肥中持久性、不可生物降解的微塑料的数量,从而减少随后泄漏到环境中的微塑料残余量。
报告指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降解后不会形成永久的次级微塑料,因为大多数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能够代谢这些材料。即便不在最优的堆肥条件下,可堆肥降解塑料分解而成的较小颗粒,也会继续在土壤中进行的生物降解,不会形成持久的微塑料。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生物分解是由生物活动酶的作用而引起材料降解,使其被微生物或某些生物作为营养源而逐步消解,导致其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与质量损失、物理性能下降等,并最终被分解为成分较简单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和/或甲烷、水等)及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生物死体的一种性质。
目前,商业化的生物降解材料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类(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内脂(PCL)等几种。
测试和评价标准
1. 生物降解性能测试
根据分解时是否需要氧气提供,测试的具体环境条件不同,以及测试目的的不同,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测试可以分为很多种类,详情如下:
根据需求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最常见的测试项目是材料在受控堆肥条件下的降解。
根据相关标准试验方法,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对应的测试标准主要采用ISO 14855-1:2012、GB/T 19277.1-2011和ASTM D5338-15,通过测定试验期间产生的CO2的量来表征样品的生物降解百分率。
三个标准的测试条件和试验方法基本一致,需在容器或室内、在黑暗或弱光下进行,没有任何会影响微生物生长的蒸气,并保持恒温58℃±2℃。
- ISO 14855-1: 2012 适用于有机物
- GB/T 19277.1-2011 适用于有机物
- ASTM D5338-15 适用于塑料材料
只有试验符合下列事项,才可认为有效:
- 45天后参比材料的生物降解百分率超过70%
- 在试验结束时每个堆肥容器的生物降解百分率之间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天
- 在培养前10天内,空白容器中接种物产生50 mg CO2/g挥发性固体(平均值)至150 mg CO2/g挥发性固体(平均值)
2. 评价标准
目前,关于生物降解性能的评价标准也有很多。其中最常用到的是EN 13432:2000(适用于包装及包装材料)和ASTM 6400-2019(适用于塑料及塑料制品)。
系列测试项目:
- 重金属含量
- 生物降解率(参照ISO 14855-1或ASTM D5338方法)
- 崩解性
- 毒理性
认证要求:
- 重金属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 生物降解率:90% 生物降解率,180天(或6个月)
- 崩解性:12周后,过2mm筛网后残留有机干重不超过10%
- 毒理性:发芽率不少于参照样的90%
如果产品经过生物降解系列测试后能够满足相关的认证要求,则可向相关机构提出认证请求并完成认证,认证后还需定期进行成分检测,以完成认证的后续监管。
SGS服务
SGS作为世界领先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生物降解测试服务。
SGS出具的测试报告能够帮助客户验证其产品的生物降解性能,并为产品认证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SGS还可为您提供特有的生物降解材料独立慧鉴产品认证服务。SGS百年品牌为产品做背书,帮助消费者在海量产品中迅速识别并挑选优质产品,并助力品质商家转型升级。